參考消息網12月4日報道 巴基斯坦《國際新聞報》網站12月2日刊發該國政治經濟學家沙基爾·艾哈邁德·拉邁的文章,題為《中國的治理經驗》,文章編譯如下:
中國的崛起并非易事,也不是一帆風順。中國不得不打一場多維度的硬仗,才能為可持續的未來鋪平道路。它必須面對嚴酷的國外環境以及貧困和資源匱乏等內部挑戰。中國是在克服這些挑戰后崛起的。中國的崛起為各國提供了許多經驗,例如怎樣克服挑戰、如何治理、什么是民主、如何改善人民福利,以及官員必須具備哪些特質。
首先,官員必須生活在社會之中,而不是脫離于社會之外。這有助于他們了解現實情況并與社會建立聯系。中國共產黨充分理解并遵循了這一理念。中共黨員和政府雇員像普通人一樣生活,與其他人一樣支付水電費。
其次,官員必須無私、正直、誠實,并專注于人民和社會的需求。在困難時期,他們應該以身作則。
第三,法治是最重要的。無論是何身份,每個人都必須遵守法律。中國共產黨致力于依法治國。
近年來,中國發起了一場全面的運動,從中央到地方全面根除腐敗,沒有放過任何類型的腐敗分子。中國對于行賄者也同樣進行懲處。這場運動營造出了一種最強烈的反對腐敗的氛圍。
同時,中國共產黨還確保每個人都能獲得司法公正。因此,司法系統能在沒有顧慮或歧視的情況下伸張正義。中國還發起了司法和法律體系的現代化運動,以確保公平正義。其目標是使司法系統更加高效、透明、與時俱進和獨立。
第四,中國共產黨設計了一套具有包容性的以人民為中心的治理體系,以保障人民福利。中共認為治理是多元、民主、合作式的。治理是一門藝術,通過法治以包容性的方式履行日常職能。簡單地說,治理就是要通過服務民眾需求贏得民心。
因此,中國構想了自己的民主模式——全過程人民民主,實行以人民為中心的治理。這種模式在平等的基礎上把服務和生計機會提供給每一個公民。由于以人民為中心的治理和全過程人民民主,中國消除了極端貧困。
第五,中國共產黨利用本土智慧治理國家。中國共產黨總是運用本土智慧制定政策。然而,為了國家的利益,中共從不猶豫向別人學習。
第六,中國共產黨認定,如果不能給老百姓高質量的生活和繁榮的社會,中國夢就沒有價值和正當性。因此,人們必須有能力和技能來獲得體面的生計,改善生活,為社會作出積極貢獻。因此,教育和職業技能發展成為重中之重。中國繼續慷慨投資,根據發展狀況和人民需要,改革教育和技能培訓體系。中國正在推進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體系現代化,以打好知識基礎,這是引領創新和技術發展的前提。
從上述討論可以推斷,中國的崛起是通過運用以人為本的政策,把民眾放在中心地位,并以智慧和改革解決問題,而不是夸夸其談或相互指責。此外,中國運用的是本土智慧而非借來的智慧。中國始終把人民放在政策制定和執行的中心位置,以同情心、尊嚴、正直和誠信治理國家。(編譯/王笛青、趙菲菲)
(責任編輯:富博)